“2008年‘藥害事件’的出現,我們檢驗檢測人員直接面臨的是如何從這些‘藥害事件’中迅速找出問題原因,如何提高檢測水平,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員譚德講在談到這次實訓的主要目的時對記者說。
5月26日,在總部位于泰州的揚子江藥業集團會議室內,一場“中檢院揚子江藥業實訓基地情況總結會”正在舉行,8名來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檢驗技術人員暢談了參加實訓的感受和體會。
這是中檢院派出的赴揚子江藥業實訓的第七批學員。從2008年起,中檢院共派出7批56人次的檢驗技術人員來揚子江藥業實訓。正如中檢院院長李云龍所言,“中檢院的藥品檢驗技術人員,不僅要會判斷藥品質量,還要了解藥品生產過程,只有到基層去實訓、鍛煉,才能提高檢測水平,掌握發現問題的能力?!?/P>
“判官”到制藥車間挑毛病
3年前,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決定在藥企設立實訓基地,揚子江藥業成為中檢院合作的首選對象。作為中國食品藥品質量檢定的權威部門,中檢院為何要到制藥企業設立實訓基地?原來,早在2008年,“齊二藥廠藥害事件”出現后,中檢院檢驗人員通過檢測很快判斷藥品質量不合格,但到底質量問題出在哪個環節,為什么會出現質量事故,由于檢驗人員只懂檢驗,不了解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對質量事故的起因無從知曉。
正是從那時起,李云龍院長萌生了在企業建立實訓基地的想法。李云龍的想法很快得到揚子江藥業董事長徐鏡人的響應。把國家藥品質量檢驗的“判官”請到廠里來監督,別的企業“躲”都躲不及,揚子江藥業卻主動“攬”了過來,把中檢院實訓基地的牌子掛到廠里。
從2008年起,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揚子江藥業實訓基地已成功迎來七期學員進廠實訓。每期的實訓班均有來自中檢院不同科室的檢驗技術骨干,他們深入到企業的生產流水線、動力空調控制、物流輔助車間及質控部,詳細了解藥品生產、倉儲、質量檢測的全過程,仔細詢問生產工藝流程、質量控制點、車間化驗室、中心化驗室的檢測情況,對藥品各種劑型的生產、檢測有了全面、直觀、具體的了解。
藥品質量檢定關口前移
“中檢院不能只坐在實驗室里搞檢驗,只有關口前移,深入了解制藥企業生產情況,檢驗才更有權威性,這也是我們對藥品質量所做的超前把關?!崩钤讫埗啻胃嬲]中檢院派到揚子江藥業實訓的學員們。
5月16日,第七期實訓班學員高志峰在廠中心化驗室實訓時,發現檢測儀器旁邊沒有放置儀器實驗操作規程。后來,得知揚子江藥業的實驗操作規程都是放在柜子的抽屜里,而且各項操作規程編寫得很詳細,但沒有放置在儀器旁最顯著的位置。這個小小的不足,經高志峰一提醒,立即得到了規范。
像高志峰這樣在實訓過程中遇到的事例,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來,參加實訓班的56位檢驗技術人員給揚子江藥業解決了上百個疑難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有生產工藝攻關、質量檢驗的化學、生物學檢定,還有GMP等質量管理相關法規的應用等。
“實訓老師不僅從理論上給予講解,而且進行現場指導,解決的都是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問題,促進了企業檢測水平的提升,也使得我們更加規范地開展各項工作?!睋P子江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梁元太說。
“院企互補共建”模式將全國輻射
“一瓶藥三條命,一條連著患者的生命,一條連著企業的生命,還有一條連著職工的命運。”揚子江藥業員工對質量的領悟,給參加實訓的檢驗技術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揚子江藥業能連續多年躋身全國醫藥前五強,靠的正是過硬的產品質量。企業每年開展兩次質量月活動,連續6年蟬聯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金獎總數第一,20多個產品質量達到美國、英國、日本、歐盟四部藥典標準。
“我們選擇揚子江藥業做實訓基地,真是選對了。在全國知名藥企實訓,學員能學到更多的藥品生產、質量知識,這對提高他們的檢測水平、判斷能力,無疑大有裨益。”李云龍院長對當初的決定深感滿意。
在前三年的實訓中,揚子江藥業也從中學到了很多質量檢測的新方法、新知識、新技能“揚子江藥業與中檢院聯手可謂強強聯合,我們既接受了監督和考驗,又提高了自身的質量,三年來的成效,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藥品質量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睋P子江藥業董事長徐鏡人如是說。
實踐證明,這種“院企互補共建”的模式越來越彰顯出1+1>2的效應?!拔覀兏銓嵱柣?,培訓不是最終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把監督、學習、互信、共贏有機統一起來,提升技術人員的檢測水平和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保障老百姓的用藥安全。今后我們要將這種模式向全國推廣放大。”李云龍院長對這種實訓模式充滿期待。